在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九公寓 631 寝室成为了校园里的一段佳话。4 月 18 日上午,随着远在四川老家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庞菡收到昆明理工大学的拟录取通知,这个寝室的六名同学全部成功考取研究生。从大一时 “一起考研” 的玩笑话,到如今全员上岸的辉煌成果,631 寝室的故事,正是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扎实推进学风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始终将学风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互助学习平台、强化榜样引领等一系列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631 寝室的成功,正是学院学风建设成效的有力证明。
学院深知,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优秀学子的土壤。在日常管理中,积极倡导 “比、学、赶、帮、超” 的学习风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631 寝室的同学们深受这种氛围的感染,将寝室打造成了一个温暖的学习共同体。
作为寝室长,同时担任大学生自我服务协会执行主席及易班发展中心主席的常雨琪,在平衡工作与学习的同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他带领舍友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经验分享会,遇到困难时,大家互相鼓励、共同克服。常雨琪说:“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一定走得更远。” 在他的带动下,寝室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王天红介绍道:“我们白天各自在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晚上回到寝室就聚在一起交流学习成果、探讨学习方法。” 这种良性互动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更增强了彼此的信心,让每个人都能在考研的征程中坚定前行。最终,常雨琪被黑龙江大学录取,王天红被宁波大学录取,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集体学习的力量。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专业发展,通过开展专业讲座、学术交流、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在学院的引导下,631 寝室的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 —— 水利水电工程产生了深厚的热爱,并立志在专业领域深入学习。
曾军表示:“我选择考研,一方面是出于对水利工程专业的热爱,希望能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想在未来为国家水利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这种对专业的热爱和使命感,成为了他考研路上的强大动力。最终,曾军被新疆农业大学录取,向着自己的专业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宋嘉琪在备考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学习效率的重要性。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他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不盲目追求学习时长,而是注重学习效果。同时,他也懂得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最终,宋嘉琪以高效的学习方法成功考入天津理工大学。
考研之路充满艰辛,压力和焦虑常常伴随左右。学院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文体活动等,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冯肖贝在考研期间,通过坚持每天跑步五公里来缓解焦虑。在他的带动下,寝室的同学们也纷纷加入运动行列。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让大家释放了压力,更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最终,冯肖贝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录取。
对于考研调剂这一关键环节,学院积极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庞菡在调剂过程中,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信息资源,合理填报志愿。他表示:“调剂是一场信息战、时间战和心理战,保持冷静的心态至关重要。” 在学院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庞菡成功被昆明理工大学录取。
九公寓 631 寝室全员上岸的故事,是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学风建设的一个精彩篇章。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学风建设,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环境,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更多学子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绽放光芒。
上一条:农水快讯|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省级科技特派员参加庆安县服务对接活动 下一条:农水快讯|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开展“守护青春 远离诈骗陷阱”润物讲堂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