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学院动态

THIS NAME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转发)坚持实践育人,提升应用技能

发布日期:2015-09-25    作者:     来源:     点击:

今年9月份,我校第一届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开始实习了,早在两个多月前,国资委和省水利厅下属的多家企业就纷纷来校主动“要人”,出现了实习生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这一切与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坚持实践育人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技能

近年来,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立足于“培养企业一线工程师”这一应用技术人才定位,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学院鼓励教师将课堂教学与课程认知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现场教学,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工厂企业、科研院所、行业机构,带领学生进行课程实践。上学期,学校水工实训中心建成后,专业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对实验仪器进行测试,赶在学生实习前向学生开放,全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师带领学生集中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在校期间全部的水工实验,为学生走向实习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绘图大赛、中海达杯测量技能大赛等专业技能比赛锻炼学生,通过比赛,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都有了较大提升。

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北京—秦皇岛—大庆—哈尔滨野外实习基地基础上,农业专业又开辟了帽儿山野外实习基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辟了幸福—金斗湾—泥河水库等实习基地。今年,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还计划开辟三峡野外实习基地,进一步深化野外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特色。

出口决定入口,实习就业一体化是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突破就业工作的新举措。院长、书记、辅导员层层抓落实,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积极拓展就业实习基地,与企事业单位领导就实习学生吃住、待遇及转正后的薪金补贴、档案存放等相关问题积极沟通协调,通过走访洽谈与绥化、哈尔滨、沈阳、北京、青岛、南京等地多家企业签订了实习与就业基地协议,现已建设专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基地20余个。

打造“双师”教师,筑牢应用基础

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农学与水利工程学院实施青年教师培训计划,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今年暑期,农学专业教师李贺、戴明赴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在企业培训中心、研发中心、市场等多个岗位,与学生一道,接受锻炼,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感受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实用性。

为打造“双师”型师资,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关国家资格证书,参加科研项目。目前,已有4名教师考取国家二级建造师,2名教师正在积极备考中,近三年来,全院教师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

拓展实践平台,在服务中提升应用技能

暑假前,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郭海滨、农学专业教师任红梅、贾森,科技处处长周全等一行4人,应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邀请,参加绥化市“百名专家下基层”行动望奎对接会。任红梅、贾森、戴明是科技处组织遴选,绥化市科技局推荐、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下派专家,他们与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针对望奎地区农作物栽培、植物营养诊断和病虫害防治等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将服务项目落到实处,同时提高了一线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了服务本领。

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还与绥化市农委合作,研究制定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完成“绥化市A级绿色食品平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绥化市A级绿色食品黑木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绥化市A级绿色食品香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起草制定工作,并向社会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食用菌研究所。

为拓展实践平台,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结合学科专业优势、课程实践教学,与绥化市气象局、北林区气象站合作,在国际气象日期间开展气象知识宣传;与绥化市水务局、绥化市区小学合作,开展用水知识宣传;与绥化市环保局、北林区环保局合作,开展环保知识宣传。

目前,第一届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正在绥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抚远水务局、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实习。(记者杜伟宏

上一条:农学专业开展《农业机械与设备》课程实践教学活动 下一条:院长郭海滨为2015级新生作入学教育第一讲

关闭